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少年书屋 >  江山国色 >   第542章 劝进

工部尚书赵何然砰地一声,几乎将案上的茶碗打翻,一连连说了七个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礼部尚书高徐道则是摊着手,向尚书省最高长官右仆射王珪,言道:“王宰辅,这中书省的人不厚道啊!”

“正是,正是。”

几十名尚书省官吏一并称事。

高徐道看了一眼众人官吏,见得到那么多人支撑,当下挑起了心底那份代表尚书省的表演情绪,慷慨激昂地言道:“什么好事都给中书省那般人占去,平日那帮人,只是动动嘴皮子,而我们尚书省的官吏都个个都要忙得断了腿。”

“眼下出了劝进这么大的事,他们居然也不和我们商量,到时王上称帝之后,看到只有中书省官吏的劝进的份,却没有我们尚书省的,王上心底会如何想,万一想我们尚书省不支持王上称帝,这叫我们情何以堪啊。”

高徐道此言一出,尚书省都是乱了天,一群官吏言道:“我们不能甘于其后,我们也要劝进。”

王珪看了一眼左右,心底却是大笑,从太原王氏支持李重九起不过两年,没想到今日就到了开花结果的日子了。

齐王与齐王妃已是诞下一子了,而太原王氏也传来消息,族中的不少族叔族伯自李重九一统河北后,亦也开始看好赵国起来,与李唐的态度亦开始暧昧起来。

眼下族中就等杨娥皇生下到底是男婴,还是女婴了,若是男婴将来就是太子,王家无论如何卯足了气力,也是结上这么亲。

幽京城中,中书尚书两省几百官吏正筹谋着劝进之事。

这边幽京的五品官以上的官吏的女眷,都来到幽京刺史府左近。

赵国的王后马上就要生产了,赵国上下前所未有,空前地关注这样一个婴孩诞生。此不仅关系到李家,更是关系到整个赵国上下的大事,无论如何都是李重九嫡子或是嫡女,若是嫡子,按照李重九当初晋赵王时,与杨家,王家以及幽燕世家承诺所言,一旦诞下男婴,待周岁后即立为王世子。

现在赵王的王世子,将来是赵国的皇太子,一国之君。

幽京的女眷闻之消息,怎么不会来代替家里的男子奔走一番,以表示对王后的关心,慰问,并献上礼品。

现在不说是官吏的女眷,就连以及赵国佛法第一昌盛的柳城,亦是有高僧至幽京为赵国王后,王世子祈福,诵经。

杨娥皇在养胎,李重九一步不离陪同在旁,萧皇后出面一一接见幽京官吏,士族的女眷。

整个幽京熙熙攘攘,室得芸与李鹰母子倒是有点令人忘却了。

李重九回幽京后,没见的室得芸几次,多是陪伴杨娥皇了,就是来见室得芸也是一并见见李鹰了。

室得芸以女性的直觉明白,李重九虽疼爱李鹰,但当年李鹰诞下时,室得奚部将领长老,借李鹰之事,联名要李重九立室得芸为皇后之事,令李重九极度不快。

加上长年征战之外,李重九故而对于自己这位长子,没有尽了多少父亲的责任。

室得芸明白这些,但她却没有想去怨怼任何人,李重九,杨娥皇都没有,草原上的女子,一切喜怒哀乐的都在脸上,不开心的事,过了一阵就如同草原上一阵风般,吹去即散了。

在室得芸母子的屋舍之外,刺史府中大堂内宾客如云,络绎不绝,而在另一面自己的丈夫守在另一个女人面前。

室得芸难免心情有所低落,这时李鹰也有三四岁大了,见室得芸如此,不由问道:“阿姆,阿姆,为什么不开心啊?”

室得芸见儿子如此贴己,不由一笑,将李鹰紧紧揉在怀中。

“阿姆没有不开心,阿姆相信你阿爹会忙过这了现在,就会重新记起我们母子的。”

喜欢江山国色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江山国色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给六界大佬送娇妻大唐:别装了,你就是皇帝!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回到三国做刘禅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最强皇帝:开局三张刮刮卡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我有最强抗战系统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老子是董卓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大唐:开局唐太宗向我求助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穿书后我被太子娇养了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穿越大明做帝师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唐之最强酒楼我比崇祯大一岁大唐最强赘婿混在三国当军阀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潜锋桂军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