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有的则是念及为首的载垣、端华二人乃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符合朝廷“议亲议贵”之条,况且清朝开国至今,还没有公开杀“铁帽子王”的先例。当然也有人颇能对肃顺看法持平,认为他虽然狂悖跋扈、目中无人,但对朝廷的莫大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他一手维持的、以曾国藩为统帅的湘军,刚刚从太平天国手里夺下长江第一重镇安庆。安庆是太平天国首都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夺回安庆,则打下南京也就是指顾间的事了。此正当肃顺功劳彰显的时候,却被处以极刑,难免会让局外人想起“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话来。也说不定就会寒了前方浴血奋战的湘军将领的心,再激出什么意想不到的变故,局面就真的不好收拾了。而且要处置顾命大臣这样的重臣,不征求曾国藩等前方重要疆臣的意见,也实在很难说得过去。更要命的是这里面还搅和了一个果兴阿,固安军陈兵京畿,随时都有可能动武兵谏,处置肃顺也不得不考虑果兴阿的态度。当然这样的意见,此时也只是腹诽而已,当此情势,是无论如何不能拿到桌面上去讲的,否则就会有“附逆”之嫌。总之这部分人是主张从轻处罚的。

还有一种意见则是主张对顾命八臣、尤其是对载垣、端华、肃顺三人,进行严厉处置。这部分人中大多数是不满肃顺等人的跋扈,当然也有些人是揣摩到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有必欲置肃顺于死地的意思,“闻风希旨”,拍皇太后和恭亲王的马屁,对肃顺落井下石。更有一种人是公报私仇的,肃顺为政的风格严厉,得罪了很多人。咸丰八年,肃顺处理“顺天科场舞弊案”时,就曾经坚持杀了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柏葰,柏葰的门生故吏众多,这些人当然对肃顺恨之入骨,比如参加这个会议的刑部尚书赵光,就是柏葰的门生。刑部掌管“秋曹”,所以赵光的意见当然至关重要,他强硬坚持要杀掉肃顺,为他老师报仇的意思,几乎是尽人皆知的。而主持会议的恭亲王以及大多数王公大臣都并不反对,那些隐隐为肃顺抱屈的人,也就无可奈何了。所以会议的结果,是给载垣、端华、肃顺三人拟了个凌迟处死的处分,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千刀万剐”。其余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诸人,皆拟革职,并发往新疆效力赎罪。

恭亲王将这次中央政府各部门联席会议的结果上奏后,两宫皇太后立即批准,并正式颁布上谕,公告天下。因大清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历来臣下所拟的给犯罪大臣的处罚,都要比最后该大臣所得到的实际处罚要重。以便于皇帝在做最终裁定的时候,“充好人”来减刑,以示“皇恩浩荡”,而且“恩出自上”。对顾命八臣的处罚就是玩的这个把戏,原来会议给载垣、端华、肃顺三人拟的都是凌迟处死,现在“加恩”改为载垣、端华自尽,肃顺斩立决。给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拟的都是发往新疆效力,现在也“加恩”改为景寿仅仅革职,仍留公爵和额驸品级。其余四人中,也仅穆荫改为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其余三人均免其发遣。

其实这道上谕对八臣的处置,很有些门道,最倒霉的莫过于载垣、端华二人,他们本可以不死。因为这两人都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大清开国至今,还没有杀铁帽子王的先例,为“国体起见”,也应该赦其死罪。而且端华直到被捕前都还兼着镶蓝旗的旗主,处置稍有纰漏,清朝统治的根基——满洲八旗都可能会有分裂之虞。但慈禧太后与恭亲王既执意要置肃顺于死地,就不能不杀载垣、端华二人,因为在顾命八臣中,他们的排名在肃顺之前,如果免了他二人的杀身之祸,肃顺也就断无死理,所以载垣、端华二人实在是受了肃顺的拖累。

还有一个既倒霉又幸运的人物,就是景寿。说他倒霉,是因为他是个老实人,自己本没有什么主见,这个顾命大臣的职位,纯粹是被肃顺拉来凑数的,简直就是个“冤大头”。拉他凑数的目的,既是为了平衡近支宗室不在顾命之列的缺陷,又是为了掩盖肃顺独揽大权的事实,因为他是恭亲王同母的嫡亲妹夫。可以说当初他是糊里糊涂的当上顾命大臣,现在又糊里糊涂的跟着受了处罚。但也正因为他是恭王妹夫的身份,所以相对来讲他也很幸运,因为慈禧太后与恭亲王自然会对他网开一面,因此在八臣中他所受的处罚最轻。

还有一个倒霉的,就是位列军机大臣之首的兵部尚书穆荫了。此人为官颇为谨慎懦弱,但惟其谨慎懦弱,才以军机大臣领班的身份,被肃顺一路挟持。虽然上谕中也承认他是受到肃顺等人的“钳制”,因而“有难于争衡之势”,认为“其不能振作,尚有可原”。但因他是军机大臣之首的身份,对肃顺的所作所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被发往军台效力赎罪。

顾命八大臣中最幸运的一个,当数杜翰了。杜翰的才具并不在肃顺之下,在八大臣中的实际地位也仅次于肃顺,肃顺的很多主张其实都出自他的谋划。按理他也应该是个“斩监候”的罪名,至少也应该是个充军的处分。但他的父亲是咸丰皇帝的师傅杜受田,所以在皇太后无论如何,都不能重惩于他。咸丰皇帝当年之所以能战胜六弟恭亲王登上皇位,杜受田厥功至伟,所以咸丰皇帝待“杜师傅”极厚。如今在两宫太后、尤其是性格忠厚的慈安皇太后,念及“杜师傅”对大行皇帝的恩德,推恩及子,自然不忍治杜翰以重罪。而在恭亲王,为了避免给人以“打击其子以报复其父”的印象,自然也不敢重惩杜翰。所以杜受田泽及子孙,杜翰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其实还有两个隐藏的幸运儿,就是匡源和焦佑瀛。两人之所以获罪不重,仅只革职,并不是慈禧太后与恭亲王仁慈,而是多少沾了景寿、杜翰两人的光。因为如果要重治他们,则景寿与杜翰就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上谕明发,公告天下,已经在押的七人立即执行,潜逃的肃顺则在捕获后再行正法。与八大臣的惩处一起发布的,还有对果兴阿的处置,果兴阿成了叛逆,固安军成了叛军。而且果兴阿的罪过比八大臣还大,直接被定性成了造反。上谕中没有一句要果兴阿迷途知返的话,反而要求各地兵马,立即剿灭固安军。

喜欢混血八旗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混血八旗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回到三国做刘禅亮剑之重霄王承柱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庆余年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大秦:父皇,你在教我做事?签到六十年:我成了大周武帝热血三国之水龙吟大秦:开局成嬴政私生子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明威天下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春秋我为王穿越山贼做皇帝大明征服者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张进的上进之路开局被长乐公主绑架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大宋亡国奴逆天换明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龙牙带着仓库到大明崇祯八年世子的崛起大秦:开局邀请祖龙造反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周氏三国明朝伪书生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民国之小兵传奇重生大唐皇太子二战之狂野战兵大宋首席御医直播之极限荒野乞活天下龙起南洋逍遥小地主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