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曾行走于乡里的柳随风知道边地村寨百姓一旦生病,便只能拿性命苦熬,便是偶尔有那些走村串里的游医也多是些江湖郎中,与其说是医人倒不如说是害人。

有感于老师年岁越长,那庆余堂里因为老师家中二子争产,最近也多了许多是非,柳随风本就有离开的念头,眼下范勇口中的河口堡,确实是叫柳随风动心不已。

柳随风有悬壶济世之心,也想用自己的医术造福边地百姓,可他不是没见过世面不知世道险恶的迂腐先生,纵使他医术再好,没有药材,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靠他自己进山采药,又能救活多少人。

只有高进这样的地方百户,既有权势,又有财力,才能建医馆,好让他救治边地百姓。只是柳随风过往二十五年的人生中才,从未见过也未听说过有高进这样能为治下百姓着想的武夫,也就是这一回从范勇口中听说,才算是开了眼界。

队伍出城之后,大约走了一个时辰不到,便过了梁家沟,最终到了麻胡子原先藏身的山坳木屋那里停歇。

从车上下来,柳随风舒展了下筋骨,那车里虽然暖和,但是坐久了还是有些不适。

“柳大夫,请。”

等柳随风活动几下后,高进自带着柳随风进了最大的那间木屋,他们先前走后,鲁达自带人来这里好生搜刮了番,同时把木屋给清理了遍,把王斗他们几个伤号给转了过来。

屋里灯火通明,麻胡子他们抢的东西不少,很多杂物堆在一块,其中便有几十根大号的牛油蜡烛。

不用高进多言,背着药箱的柳随风进去后,便先为上了夹板的伤号检查起来,结果他看了之后不由道,“这夹板虽然简陋,但是接骨的手法老道,等我给你调些伤药上了就好。”

高进在边上看着柳随风从药箱里取药,调配药膏当场抹上后,重新上了夹板打了石膏,觉得这柳随风虽然年纪比他大不了几岁,可是这看病的手法着实老练。

五个伤号,包括王斗在内,柳随风一会儿功夫就看完了,原本还逞强说自己无事的王斗被他在腰上骨头轻轻按了几下,就疼得死去活来,不敢再说什么胡话了。

“高百户,您麾下这几位都是些骨科外伤,没什么大碍,只是需得静养一段时日,在此期间不能动武,便能痊愈,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柳随风在庆余堂还没有当上坐馆大夫的时候,曾经被老师派去神木卫里当过几次军医,像是刀箭骨伤之类的外伤,他处理经验很丰富,当然他也能从这位高百户手下五个伤号的伤口处理上看出些端倪,“不知道高百户麾下可有军医,我见这几位伤口处理得当……”

“柳大夫,这位名唤鲁达,乃是我府里内丁总旗,原先是军中夜不收出身,懂些接骨和处理伤口的本事。”

高进把鲁达推了出来,说起来鲁达这样的夜不收,对人体结构不说了如指掌,但也不会差太多。

看到面相凶恶的鲁达,柳随风倒也不害怕,反倒是兴致勃勃地拉着鲁达询问起他接骨的手法和处理伤口的手段。

趁着这机会,高进自去了边上,和陈升交谈起来,“阿光刚才和我说,麻胡子这里搜刮出来的银钱不算多,但各种杂物不少,尤其是那几车棉布,值好几百两。”

“卫癞子那里,现银倒是藏了不少,不过二哥,我只带了一千两回来,剩下的留给侯大陈四他们花销。”

在卫府,陈升指使着侯大陈四几乎把卫府上下除了内宅以外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果然找到了埋在书房院里树下的一瓮藏银,总共有一千多两,陈升取整带了回来。

“既然要他们实心任事,总该留给他们些好处的,阿升,你做得不错。”

高进说话间,然后看向正和鲁达讨教的柳随风,“阿升,这位日后便是咱们河口堡的坐馆大夫,你回去后挑些聪明的半大孩子,以后跟着这位柳大夫学医。”

喜欢朔明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朔明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三国:开局曹操要借我脑袋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亮剑之重霄王承柱铁马江山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大秦:父皇,你在教我做事?签到六十年:我成了大周武帝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回到隋唐我有最强抗战系统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大明征服者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宋亡国奴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龙牙我比崇祯大一岁大秦铁骑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梦回大明春明左我家后院是唐朝大明新命记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边戎潜锋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