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两河交汇,衍生出了珠江这条广东第一大河。这荔湾恰恰就在人字的东面。

广州站早就反复勘察过地形,这段河流有三四百米宽,两岸地形平坦,完全无险可守。那唯一的地障就是珠江。

曾敏行领着南韶连镇的残兵守在这里,也就是依托珠江抗击。当然,李学鸣的攻击阵地不会正对着‘人’字岔口,要再往下游两里,这里水流最迟缓。

根本没接触过近代战争的曾敏行,虽然也根据总督衙门发布的指导,征发百姓构筑了好几条堑壕,但近现代战争又岂是单单的几条堑壕组成?

而且曾敏行挖堑壕,连弹药储备和伤兵安置地都不知道该如何设置。又因为堑壕临近江畔,地下水高,堑壕挖掘的很是浅薄。

如此两千残兵沿着波光粼粼的珠江东岸展开的防御线有多么坚固?就值得思量和考虑了。

炮击自凌晨五时开始。一直到七点三十分方结束。两个半小时的炮击,李学鸣手下的炮兵大队至少打出了一千五百发炮弹。整个清军阵地就跟北方翻过了土的农田一样。

清军的火炮同样在不停的还击着,也很喷出了大批的炮弹。广东是膻腥之地,衙门手里有的是钱,并且还有粤海关。所以局势紧张以后,瑞麟从洋人手中吃进了上百万两银子的军火。

比弹药充足,这些清军比进攻中的秦军都要充足。

大队长周天义是刘暹第一次进四川打石达开的时候就加入的老兵,资格甚老但进步却慢,直到去年大队长才彻底扶正。虽然有过炮击下的训练,但在西征之战中打下西宁以后,就被留在了丹噶尔城,再没有什么实战经验的他,还是感觉着自己简直就是到了地狱!他根本感知不到背后自己的炮兵对珠江对岸清军的反击压制。抱着脑袋张着嘴蹲在地上的他直骂炮兵无能!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把对面的大炮给敲掉。

事实上李学鸣的炮兵大队长,当然想把对面的炮兵给敲掉。两边都在打这个注意,炮兵大队的阵地都换了四个,只是效果微薄。

终于熬到了炮击结束,周天义跳起来,“赶快查明各中队情况!”他对身边的通讯员喊道,却听不见自己的声音,而通讯员呢,也傻傻地看着周天义,显然他也没有听见周天义的命令,只看到周天义的嘴巴在动。

剧烈的炮击过后,人的耳朵都会出现暂时性的失聪。等周天义抓着一个木棍在地上写了一遍后,通讯员才一个敬礼,大喊一声‘是’,迅速跑去。

对岸的清军还在一片混乱之中。那连天的炮火中,一线担负指挥的参将不知道是被炸死了,还是临阵脱逃了,反正是找不到了。

“镇台,逆匪开始渡河了。王参戎找不到啦……”

曾敏行气的骂娘。在外面落下的炮弹开始稀疏了的时候,他开始让人整顿手下的预备兵,但到现在一刻多钟了,还没整顿结束。逆匪即将发起进攻,前线指挥官又消失了,这是天要亡他啊。

“告诉宪台,支援,我要支援。不然荔湾守不住!”

曾敏行再次让人向瑞麟求援。然后也不管预备兵混乱不混乱,反正把人都拉上直往前线去。

从防炮洞里钻出来的秦军士兵,一个个灰头土脸像个泥猴。但登船、划船的速度一点也不慢。曾敏行带兵赶到第一道堑壕的时候,周天义已经带部跳出了堑壕,抬着单薄的竹筏子,全部下水了。

七八十张竹筏,漂的荔湾这一段江面上似密密麻麻一样。曾敏行第一眼看上去都给吓了一跳。

“等逆匪近了,进了射程,再打。”

曾敏行这样叫嗥着。作为一镇总兵,他出现在前线上,让混乱中的清兵确实提起了一截士气,人心也有了一丝稳定。可是当枪炮声再度密集响起的时候,曾敏行带着一帮亲兵跟兔子一样退下前线的时候,清军士气大挫,刚刚压下去的混乱变得更甚。

喜欢穿越1862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穿越1862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回到三国做刘禅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签到六十年:我成了大周武帝铁马江山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回到隋唐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大明征服者开局成为大唐神童银狐大宋亡国奴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龙牙我比崇祯大一岁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明左我家后院是唐朝大明新命记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潜锋桂军兵王从拿三等功开始练成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