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少年书屋 >  回明 >   第64章 蛰伏(三)

又捻了一颗,朱允炆品尝着那久违的味道,被朱元璋传进御书房的花生,并不是如同后世油炸、醋泡、水煮制成,而好似把晒干的带壳花生用炭火慢慢烤熟,在烤制的过程中添加不同的香料,冷却后在除去外壳和红衣后,很细心的将每个花生仁都分开来,显得尤为白皙,怪不得开始没有认出来。

“皇祖父,这长生果味道真的不错,不知道山东进贡的多吗?孙儿想带回去一些,给母亲尝一下。”不知道深浅,朱允炆小心的试探。

虽然是这样说,朱元璋还是十分欣慰的看了他一眼,因为这才是他心目中那个乖巧孝顺的孙儿。但却是摇摇头,却把眼睛看往端花生上来的那个太监,心神领会,那太监磕了一个头,随即退出门外,急速的往御膳房而去。

“这长生果,孙儿倒是在一本书上见过,却一直没有口福……。”看见老朱那么痛快,朱允炆也只好没话找话的说着,也不管说的对或者不对。

“此物又称为花生,或者是金果。最是滋养补益,长期食用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才叫长生果。且长生果富含油脂,一石可以出油六十斤左右……。”绞尽脑汁的在心里换算着自己那可怜的知识,朱允炆只是想引起朱元璋的重视,至于换算的对不对,他不是农业大学的学生,所以也只能靠猜测,反正在后世听说花生出油率在百分之五十,而古代的一石等于大约一百二十斤左右。

果然,话没有说完,朱元璋“咦”了一声,注意力已经集中到皇太孙的话题上了。别看身为皇帝,却对于民事比较关心,他知道就算是皇宫中品质最好的胡麻油,也不过是出油每石三十多斤的那个样子,而这长生果竟然是胡麻的一倍,怎么能不让他有些关注呢?

但仔细一想,又有些失望,道:“能让地方当做贡品的,产量必是极少稀罕之物,这长生果虽然是宝,但也无用。”

“不过孙儿却从书中得知,长生果是可以人工栽培的,而且产量极高,且不择土地,只要侍弄的适合,可谓是大明新增之一宝。”

“哦”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看着孙儿,说道:“允炆不是一向喜好诗书,什么时候对农事也有所涉猎了?”

“孙儿不敢,只是在苏州时,得到皇祖父遣往的张宗浚的人提醒,知道百姓辛苦,所以一直记于心中。不敢有忘……。”

“其实,孙儿方才看到长生果,想起了一些关于种植桑枣、棉花的心得,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说说看!”虽然让朱允炆说,但是从语气上能听出,朱元璋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为这个孙儿虽然不能说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吧,但从小生长在皇宫大内,没有体验过民间疾苦,单凭从书本上看来的那些东西,能有多少用。

“孙儿听说,洪武三年,因大同粮储要运至边关,由于路程遥远,被服役的民壮消耗竟然达到近三成。所以有人建议利用商人,於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如此以来则转运费省而边储充足……。”

朱元璋点了点头,捻须回忆着当初的情况,当时为了北征,他答应了这个要求,召集商人运输粮食而给予盐引,谓之开中。其后各行省边境为充足边储皆循序此例。不过按照道路远近的不同,或者视情况的轻重缓急,分别从五石至一石有所不同。但是不知道和今日工部所奏之事有何关系。

有些疑惑,但是并没有发问,任由朱允炆说下去。

“孙儿刚才得见长生果,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朝廷不按照此旧例,将各地种植不同作物呢?然后再引导商人相互而走。因为孙儿在苏州得知,百姓种植,都有习惯成自然的现象,什么庄稼多产增收,什么庄稼省时省力,他们就种什么,多年的习惯,皇祖父想转变,恐怕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我大明既实行军屯、民屯。然而却是粮食满仓廪却罕见棉桑,要是强制棉桑却会造成粮食的减产,难过灾荒之年。且农作物还有夺地之嫌,诸如,北方之小麦和油菜籽,同一季节,百姓当然挑选产量高者种之。那样的话,百姓粮食充足,却是罕见油腥,还是不能达到各地自足,”

听到这儿,朱元璋不免真的有些失望,孙儿能提出这般疑问,已经是不错了,可还是想着那些商贾的利益,不过也不想就此打消孙儿的积极性,只能耐着性子听下去。

“当然,要是各地物产齐全,诸事皆宜,又反而无所依赖,不利于朝廷控制。所以孙儿想,为什么不让辽东、西北等地种植于江南不同的作物,然后由官府引导相互交换,这样以来,一则有利于朝廷税收,二来,各地相互牵制,便于我大明江山稳固。”

“为何?”朱元璋明显有些意动,但仍是冷静的听朱允炆分析。

“孙儿偶然得知,在西北边陲,天山的南疆、北疆。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日照时间较长。而木棉是一种好热喜光的作物,那里长时间的日照,充足的积温以及长无霜期给木棉的生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种植木棉一定十分高产。”

“而辽东,各种矿产丰厚,且有棒打狍子瓢舀鱼,人参、貂皮、鹿茸角成为三宝,极为适合扬鞭天下,那里的部落以放牧为生……。”

“江南号称鱼米之乡,有话说“湖广熟、天下足”,正是我大明的粮仓…….”

……。

“孙儿认为,不如利用各地的优势,形成相互依赖之势。那样由朝廷居中调度,诸地各自为政,便于朝廷控制。”

“诸如新降之蒙古诸部、朵颜三卫、辽东女直等等,各部落不事农耕,长于放牧。朝廷以粮食换取他们的牛羊,他们就会不事生产。对朝廷的依赖性越强。如果将来他们一旦有了异心,朝廷只要切断相互贸易,在我们大肆的收购其牛羊后,恐怕无粮断炊之下。纵有造反之心,也要担心后继之粮…….。”

朱允炆说的赤裸裸,但是朱元璋却也听的有味,渐渐两眼放出光来。

~~~~~~~~~~~~~~~~~~~~~~~~~~~~~~~~~

PS:大家一定在鄙视虫子每章的字数,可是在没有推荐的情况下,虫子只想多在页面上露脸一会,哪怕十分钟,也会被多一个人看到,虫子只想多一个人支持,请大家原谅。多多支持虫子。

喜欢回明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回明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三国:开局曹操要借我脑袋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亮剑之重霄王承柱铁马江山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大秦:父皇,你在教我做事?签到六十年:我成了大周武帝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回到隋唐我有最强抗战系统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大明征服者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宋亡国奴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龙牙我比崇祯大一岁大秦铁骑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梦回大明春明左我家后院是唐朝大明新命记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边戎潜锋大唐:开局抢了文成公主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