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武汉虽然还不是前沿,不过自从日军控制制空权以来,武汉的上空就频频的遭到日军侦察机关顾,国民政府的空军虽然也升空拦截,但还是阻止不了日军的频繁侦查。

日军进攻武汉的作战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日本内阁虽然有些人不支持扩大化,可他们并没有能力约束日本陆军前进的步伐。

及时是华中方面军在南京栽了一个跟头也没能让这些战争狂人们清醒过来。

华北战场高歌猛进,这只能衬托这华中方面军的无能。

日军飞机频繁飞抵武汉上空,这说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没有收敛,他们还做着吞并中国的美梦。

昏暗的走廊里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穿中山装的年青人快步走了过来。

“毛秘书。”

“先生睡了吗?”来人是侍从室机要秘书毛庆祥。

“还没有,今天处理公务比较晚,刚叫人把热水送了进去。”站在门口的侍卫轻声道。

毛庆祥点了点头,走到门口,伸手轻轻的敲了敲门框。

“进来!”里面一身浓重的奉化口音传了出来,略带一丝疲惫。

“先生,浦口急电!”毛庆祥推门进去,走到里面老蒋面前,这件办公室,分成两间,外面是会客谈话的地方,里面是书房。

“什么事?”老蒋放下手中的毛笔,抬头问道。

“荣誉一师一支部队突袭明光,今晚六点完全占领明光,切断津浦路淮河南岸日军的补给线。”毛庆祥道。

“什么,你再说一遍?”老蒋惊的豁然起身。

“荣誉一师突袭明光,切断日军补给线,现在津浦路淮河南岸的日军的弹药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

“地图!”

毛庆祥点了点头,迅速的从一堆军用地图中将一张浦口至淮河区域的军用作战地图给找了出来。

老蒋拿起放大镜,在地图上找到了明光的位置。

“先生,第五战区前些日子报上了一个津浦路南线作战方案,军委会讨论后,觉得有些冒险,没有批复,现在看来,只怕是他们已经行动了?”

“这不是李德邻的手笔,如此冒险的行动,只有冷锋,他才有胆子,有这个条件。”老蒋断言道。

又是先斩后奏!

这个冷锋太不把他这个委员长放在眼里,你提前汇报一声会死呀?

老蒋此刻内心是怨念丛生,恨不得亲自派人把冷锋抓过到自己面前,好好的问一问,为什么总是这样,难道他是那种没有心胸度量的人吗?

津浦路北线的日军并不安稳,已经有继续南下的趋势,这个时候南线大打的话,会不会影响到整个徐州会战的战局。

老蒋可不是冷锋,他只需要谋划自己那一亩地三分地上的战斗,不会去从全国战局通盘考虑,每每总是擅自行动。

这也难怪老蒋生气。

一旦南线开打,能保证北线的日军就窝在那里不动,是,华北和华中两支日军并不和谐,相互之间有较劲和争功的心理,可他们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侵略者,为了也是同一个目标,侵略中国。

要保证津浦路南线的歼灭战能够完成,那首先就要稳住北线,要知道第五战区现在是三面受敌,压力很大。

这也是第五战区很多将官们反对在津浦路南线大打的原因。

北线的日军威胁是最大的,相比而言南线的日军则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在调配兵力的时候,一开始就是侧重北线,如果在南线大打的话,势必牵连到北线的部署,一旦战线动摇,顾此失彼,反而会被日军所趁。

这其中就有59军配属的问题,59军原本隶属第一战区,被李长官要来第五战区,原本是打算用做预备队的,配属北线阻击日军。

如果要在南线与第13师团决战,这支两万多人的生力军肯定是要南下,这样一来北线的力量就削弱了。

这是第五战区众多将官们不愿意见到的。

喜欢抗战之超级兵锋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抗战之超级兵锋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亮剑之重霄王承柱铁马江山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大秦:父皇,你在教我做事?签到六十年:我成了大周武帝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回到隋唐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大明征服者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宋亡国奴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龙牙我比崇祯大一岁大秦铁骑备中的伊达独眼龙明左我家后院是唐朝大明新命记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潜锋桂军兵王从拿三等功开始练成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秀才无双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