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别人和他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有关兴国公别的事情,肯定也会顺口提起。因此,孙应元大概便知道,太子口中的这个先生到底是谁!

得到了这个结论,他就又有点好奇,那个兴国公又会交代太子去做什么事情呢?

他正在想着,就听到朱慈烺先对他说道:“先要找张煌言、郑福松过来,还要催缴粮饷运往北方。对了,很关键的是那个番薯,闽浙应该都有大量种植了,要推广。还有其他吃得东西,先生都画了图的,也要找找。另外,我们还得去一趟景德镇,要根据先生的烧制之法,尽快把玻璃给烧制出来……”

孙应元听得有点目瞪口呆,就他的感受,太子殿下所说的这些,全都是先生怎么样怎么样,先生怎么样怎么样,总之,就是张口闭口先生,而且他能感觉到,太子殿下还没有一点不高兴,甚至可以说他在说先生之时还带着崇敬之色。

这一下,孙应元对于那个远在北方的先生,也就是兴国公就非常地好奇了。那个人,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呢?竟然有如此的能耐,让太子殿下这么心甘情愿地做他吩咐下来的事情?

………………

孙应元自然不知道,他所想着的那个先生,也就是张明伟,此时正在开会,就听他对那个白头发的老头说道:“以后,你就是山永巡抚,这些辽东军民的安置,都是在你的管辖之下。之前交代给你的那些事情,都要办妥了,千万不能让我失望。”

“下官定然不负国公举荐之恩!”这个白头发老头听了,中气十足地立刻回应,精神头很好。

他就是左应选,充军多年,受多了苦以至于头发全白。不过如今不但起复,而且还是连升了好多级,一跃成为大明一方封疆大吏,可谓是苦尽甘来,岂能不高兴!

再者说了,皇上交给他的差事,是要守好蓟镇沿线的长城,不能再让建虏入关劫掠。别人可能会怕这差事,可他左应选却是不怕的。

不但是他当年在建虏大举入寇之时,只是靠着民壮衙役就守住了建虏大军攻打昌黎县城,更为重要的是,他有兴国公的支持,所需钱粮、人力,都有安排好了的。

另外,左应选还向朝廷举荐了当初协助他守住昌黎城的手下,比如民壮首领石国柱,还有几个当时得力的乡绅。这些人最终都成了他的帮手,升了官,协助他做好防守长城的各项事宜。

当然,左应选手下的头号大将还是新任山海关总兵阎应元。别人不知道,至少在张明伟看来,他能守住江阴那么多天,那么让他协助左应选守长城,特别是最为重要的山海关,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由他们这两个在历史上以防守出名的来防守京畿之地,张明伟有理由相信,至少这一带,建虏肯定攻不破。少了建虏的侵扰,朝廷就能集中精力剿灭流贼了。

此时,他听到左应选的回应之后便点了点头,随后看向周遇吉等人道:“以你部勇卫营为骨架,从辽东军户中挑选京营军卒,都已经满员了么?”

重建京营,并不是真得从头开始。而是以周遇吉的五千勇卫营为基础,招募辽东军户,扩展成两万人。其中骑军五千,步军包括车营军卒在内为一万五千人。相当于原有一个兵要带三个新兵。

这么扩建的原因,还是因为这样能最快形成战斗力。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就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京师那边又有消息传来,朝廷失陷了不少城池。

而最为重要的开封之战,是在五月份开始的,实在是没有安心练兵的时间。

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张明伟便振奋地站起来,当即对他们说道:“好,那就给松锦之战一个最后的结尾!击鼓传令,开军议!”

喜欢穿越之掉崇祯面前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穿越之掉崇祯面前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回到三国做刘禅给六界大佬送娇妻三国:开局曹操要借我脑袋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从士兵突击开始的特种战神最强皇帝:开局三张刮刮卡开局选择宗师境,刀劈奸宦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老子是董卓大唐:开局唐太宗向我求助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小阁老大明征服者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宋亡国奴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龙牙我比崇祯大一岁备中的伊达独眼龙科学家闯汉末我家后院是唐朝猎谍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