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有了轻钢盔甲护身的并州骑兵大占上风,他们手中的斩马刀比鲜卑人的弯刀长,并且比鲜卑人的弯刀更结实,双方的武器碰到一起,汉军的斩马刀根本没事,而鲜卑人的弯刀要么被磕出很大的缺口,要么直接被斩马刀砍断,而且鲜卑人的斩马刀砍到汉军的盔甲上,根本不会对汉军造成太大的伤害,所以战场上的形势很快便成了汉军一边倒的屠杀,虽然也有鲜卑士兵抛下武器投降,但是并州骑兵看到主将吕布根本不管敌人是否投降,大戟照样落到那些放弃抵抗的鲜卑士兵身上,他们也就和吕布一样,根本不接受鲜卑骑兵的投降,而是继续向他们发动攻击,直到最后战场上的鲜卑士兵全部死在了汉军的刀下。

看到没有费多大的周折,便将四千名鲜卑士兵杀了个精光,吕布不由得心头大快,他举起还在滴血的大戟,向着战场上的并州士兵喊道:“并州铁骑,天下无敌!”

听到主将的喊声,战场上的并州士兵纷纷举起手中的斩马刀,齐声喊道:“并州铁骑,天下无敌!”

打扫完战场之后,吕布把自己的伤员带上,也没有管地上两军士兵的那些尸体,不过并州战死士兵的盔甲和兵器他倒是让人给扒下来带回大营,毕竟这些东西来之不易。然后他便带人返回了善无城外的大营。

知道老刘已经进城了,吕布于是让得胜而归的四千名并州骑兵先回营休息,自己和侯成一道,进了善无城,奔县衙找老刘请功去了。

得知吕布带领的并州骑兵大败鲜卑士兵,把从善无城逃出去的四千鲜卑士兵全部杀光了之后,老刘知道这肯定是吕布不受降兵的缘故,只是并州不归自己管辖,因此老刘也不好说他什么,于是便问了问并州士兵的伤亡情况。

听到老刘发问,吕布于是答道:“回刘大人的话,这次我们并州士兵一共损失了九百多名士兵,另外还有二百多伤员,现在都送回大营养伤去了。”

在占据了如此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还被鲜卑士兵杀掉了九百多人,加上伤员就已经过千了,老刘和戏志才感觉吕布的作战方式肯定有问题,但是看到他得意洋洋的样子,两人同样不好开口再问,于是老刘便让中军官为吕布和并州骑兵记上了出兵西部鲜卑的第一功。

另外老刘又问了吕布关于战场上那些尸体的处理问题,吕布从来没想到老刘还会问这种问题,虽然去年一起作战时,他也见过幽州轻骑兵每次战后都会将战场上双方士兵的尸体分别埋好,但在他看来这无异是浪费自己士兵的精力,于是他便理所当然的告诉老刘,那些尸体还都在战场上扔着呢,不过并州骑兵的盔甲和兵器他已经让人都带回来了,这样将来补充兵源时,就不用再去从幽州官府购买这些东西了。

他的回答让老刘和戏志才哭笑不得,现在戏志才明白老刘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百姓和那些战死的士兵着想,为百姓着想,是怕因为尸体腐烂之后,造成瘟疫流行,殃及当地的百姓,为死去的士兵着想,是因为不想让他们的尸体曝尸野外,被野兽给吃了,人总要讲究个入土为安吗,因此现在幽州的士兵都知道这些原因,绝不会像吕布这样,任由战场上的这些尸体腐烂或被野兽啃食的。

于是老刘让戏志才去安排轻骑兵派一个团的士兵前去清理战场,把双方战死士兵的尸体都收集起来,然后挖几个大坑深埋了,吕布对此仍然有些不解,自己这些年一直在军中度日,经过的大战小战无数,从来不知道还要把战场上的尸体都埋了,因此他对老刘不禁有了些看法,觉得老刘虽然武功超群,酒量也与自己不相上下,而且将幽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也为大汉立下了不少的战功,但是就是行事有些婆婆妈**,所以双方一时间没了话语。

喜欢回到三国打天下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回到三国打天下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开局选择宗师境,刀劈奸宦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回到三国做刘禅从士兵突击开始崛起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铁马江山穿书后我被太子娇养了三国:我汉室宗亲,开局抢二乔庆余年汉末锦衣红楼蓉大爷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郭嘉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绝品盗帅从兄弟连开始浪烽火逃兵抗战从雪豹开始签到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孺子春秋战地嚣龙大唐:从种土豆开始高武三国之我是战神陌上行大唐:当年抱错孩子盛唐剑圣军火贩子的抗战大梁第一人重生三国之曹家逆子大唐虎贲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日耳曼全面战争五胡明月三国之极品董卓重生之权倾天下孺子春秋大宋之战神高宠勒胡马回到1920都市兵王兵王归来唐朝败家子三国之我是无名氏战斗在甲午年三国之无限召唤最强至尊兵王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帝国之鹰北侯淘宝大唐超级大华夏抗战飞虎营空降贞观始皇歪传军事承包商远东帝国绝地求生之魔王系统狄仁杰传奇狼烟起残唐再起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