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然后,一整套流水线工作之下,一本《礼记》就被非常完整的刊印了出来,成就了一本线装书籍。

当朝的高官显贵们就算再怎么智计超群,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那么快的就能把一本书刊印出来。

当然,他们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掌握这种技术的,并且这种技术已经掌握了多久,掌握到了何种程度。

看着那些流水线上的工人那么熟练的操作那些他们看都没看过的器具,熟练的在一张张纸上印上字,后头的装订工人熟练无比的把一张张纸堆在一起,三下五除二就整好了一本书……

他们知道,这应该是皇帝很早很早以前就掌握的技术,但是一直没有公之于众,只是潜藏在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

到现在才拿出来。

皇帝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

皇帝说,他已经完全掌握了这种技术,并且足以将这种技术广泛运用,投入量产,甚至已经有相当一批量产完成的书籍可以天下发售,所有学子再也不用手抄书籍了。

皇帝把这话放的很大,好多大臣都不相信。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珍贵的稀少的存在,手抄的不确定性让留存于世的书籍非常稀少,就算眼下不缺纸张,书籍还是一样的缺乏。

现在忽然皇帝说以后再也不会缺少书籍,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时候……

谁信?

谁愿意相信?

这就等于宣告一个全新的学术下移的时代又要来临了,而上一个才刚刚来临不过数年时间。

只有少数几个比较有见识的人一脸难看的看着印刷机,看着技术工人们熟练的操作。

他们知道,皇帝或许拥有数以百计数以千计乃至于万计的这样的【流水线工程】,足以应对全天下对于书籍的狂热追求。

他们的猜测没有错。

仅仅一天之后,延德十三年正月初七,一大车一大车的书籍从洛阳北门进入洛阳城。

车队的头部进入南市的时候,车队的尾端还没有进入洛阳。

与此同时,东南西北四市中,八间【求是书屋】同步开业,以极低的价格贩卖各类魏帝国官方允许流通的书籍。

比如校对之后的《五经正义》等儒家类书籍。

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类书籍。

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官方承认的正史类书籍。

还有农业方面书籍,郭鹏责成相关官员编写的《农经》《治蝗要术》《治水要义》等。

以及其他类别书籍。

郭鹏派人重编了刘向所编撰的《淮南子》、王充编撰的《论衡》以及蔡邕自己闲来无事写作的《琴经》等书籍,允许刊印,面向天下人出售。

又派人整理、加注标点,重编春秋战国时代被人们推崇而现在早已式微的诸子百家书籍。

如《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内经》、《外经》等。

这些书籍纷纷大规模刊印、复刻,并且对外大规模发售。

这个消息一经传播,立刻如核弹爆炸一般在洛阳城内引发了剧烈的震动,上至高官下至黎民百姓全体出动,挤到东南西北四市的八间求是书屋内一观此事真假。

然后他们得到了确切的回复。

真的。

皇帝真的弄来了数以十万计的书本,放在八间求是书屋里贩卖。

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书籍从洛阳城北门进入洛阳城,源源不断的进入求是书屋,以一个较为低廉的价格面向全社会所有人贩卖。

那一刻,所有有学识的人都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的降临。

他们激动,他们恐惧,他们欣慰,他们不安,他们期待,他们也感到绝望。

种种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情绪冲击着人们的内心,撕裂了他们固有的观念、想法,并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重塑这一切。

喜欢东汉末年枭雄志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w8.com)东汉末年枭雄志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少年书屋推荐阅读: 给六界大佬送娇妻大唐:别装了,你就是皇帝!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最强皇帝:开局三张刮刮卡铁马江山大唐开局抢婚李丽质三国之薛仁贵称霸天下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带着帝国系统回三国亮剑签到三年,成为无敌战神回到三国做刘禅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老子是董卓大汉:开局汉武帝流落荒岛大唐:开局唐太宗向我求助大秦:摊牌了!我就是秦始皇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秦之开局截胡易小川大唐:朕摊牌了,朕是皇帝大明征服者开局成为大唐神童大唐之最强酒楼大唐龙牙我比崇祯大一岁我家后院是唐朝锦衣卫之高武大明三国英雄谱潜锋
少年书屋搜藏榜: 娇妻如云盛唐纨绔三国:我的岳父是吕布迷踪谍影如意小郎君贞观悍婿临高启明抢救大明朝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回到三国做刘禅重生之红星传奇大唐将门龙婿小生真不是书呆子蝉动大唐第一逆子大宋将门穿到汉代当陈平重生西班牙帝国回到大宋的全能天才帝婿东晋隐士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大阳记之身份谜团隋风烈穿越民国之也很精彩东朝英雄传佣兵的战争大明海商1557乘龙猛婿宅男的战争史
少年书屋最新小说: 暗铁无良才子回到隋唐羽翼大明我和我的皇后老婆重生之民国岁月CF之重回亮剑极品小太监战龙突击队重生东汉末年明末苍茫明末强国梦万世血仇生死暗战抗日之兵王纵横雨梦传奇蚍蜉传民国匪王郑屠执掌武唐一号狂兵雪狼出击暴君刘璋王牌佣兵超级书童大清弊主三国之诸葛天下元朝帝国风雨我的元首铅华洗尽